文博动态> 界博新闻 >七夕 || 走进博物馆— — 寻找界首彩陶里的爱情故事

七夕 || 走进博物馆— — 寻找界首彩陶里的爱情故事

发布时间:2020-08-25     浏览次数:3329次     文章来源:界首博物馆

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为“七夕节”,也被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这个起始于上古时期的传统节日,历经数千年的演化,被赋予“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后,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在当代更是被誉为“中国的情人节”。

相传,在每年七夕的夜晚,天上的织女与牛郎便在鹊桥相会。这时,凡间的女子便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织女能赋予她们智慧和巧艺,更乞求爱情婚姻的的幸福圆满。流传至今,在这个浪漫的夜晚,世间无数的有情人都会在这个晚上,夜静人深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从古至今,人们对爱情与婚姻都充满了幻想与期盼,不管是在古代诗词书法中,还是陶瓷瓶罐纹饰中都充分体现这一点,界首博物馆彩陶专题陈列馆中有三件文物也展现了古代民众对爱情的向往与态度。


明清时期,小说、戏曲、以及木版画的发展和繁荣,使小说、戏曲在风靡全国的同时也为界首彩陶的装饰纹饰提供了大量素材,形成了以戏曲人物和花卉自然淳朴的装饰风格。我们接下来欣赏到就是以历史故事、小说文本以及神话故事为原型创作的戏曲为纹饰素材的三件关于爱情的彩陶文物罐。


西





此人物纹罐描绘的是《西厢记》中崔莺莺送张生赶考的画面,它不仅巧妙地刻画出新人之间依依惜别之情,也体现了民间艺人的奇特精巧构思与高超的刻画技艺。

《西厢记》被称为“元杂剧之冠”,在封建礼教严酷的古代,正面提出了“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的主张,具有更鲜明的反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主题。歌颂了以爱情为基础的结合,否定封建社会传统的联姻方式。让一对屡遭阻挠、门户不对的才子佳人,终于在戏里收获美满结局。


640.webp.jpg







《白蛇传》传说源远流长,是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描述的是一个修炼成人形的蛇精与人的曲折爱情故事,以此故事为原型的戏曲在各大剧种中皆有经典曲目,在现代也被改编拍摄了多部影视剧作和动画片。

640.webp (1).jpg

彩陶匠人运用了剔、刻、刮等手法,吸取了传统戏曲《白蛇传》中的主要艺术元素,将故事情节完整展示在作品中,人物个性鲜明,画面色彩丰富,刻划主题更加明确,表达了人民对男女自由恋爱的赞美向往和对封建势力无理束缚的憎恨。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霸王项羽在和刘邦夺封建统治权的战争中,最后兵败,自知大势已去,在突围前夕,不得不和虞姬决别。在项羽的军帐中,虞姬抽出项羽的佩剑自尽,在乌江,项羽怒斩汉军数百人后自尽。

四面楚歌之际,楚霸王英雄末路,虞美人自刎殉情。这悲情一瞬,不仅定格在中国戏曲的舞台上,也定格在人们的心中,成为中国古典爱情中最经典的一幕。

640.webp (2).jpg

此罐作者以霸王虞姬的戏曲人物形象为创作模板,用手中刻刀画笔讲述二人之间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霸王虞姬深情对望,眷眷之心,恋恋不舍之情跃然罐体之上。



解放前,淮河中游一带嫁娶时,盛行女方陪嫁必有一件“陶瓶”的习俗。“陶”谐音为“讨”,“瓶”谐意为“平安”,寓意为“讨个平平安安”,而陶瓶大多为圆形,也有“团团圆圆”的寓意,在陪嫁的界首彩陶陶瓶上的纹饰题材多为表现婚姻爱情主题故事,在教育新婚夫妻对爱情婚姻忠贞不渝的同时也包含了双方亲人对新人的殷切期盼与祝福。

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界首博物馆也祝天下有情人喜结良缘,终成眷属。


您愿意走进博物馆,寻找更多的故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