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动态> 界博新闻 >研学游//一位大学生的家乡历史探寻之旅

研学游//一位大学生的家乡历史探寻之旅

发布时间:2019-08-19     浏览次数:3541次     文章来源:界首市博物馆

探百年界首 寻悠久文



刘金杭     安徽大学


博物馆是了解一所城市文化底蕴最好的地方。暑期在界首博物馆实习的期间,我对家乡又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我的家乡在界首,是安徽省直属县级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别名“界沟集”  、“小上海”。古代界首曾被称为“养城”“阳城”等。先后为陈国楚国所管辖。秦代的时候,城北部为新阳城,这和陈胜吴广的起义有关。东汉时王莽、刘秀又逐鹿于此,留下“王莽追刘秀”的千古史话。


微信图片_20190819155748.jpg

微信图片_20190819155820.jpg



南宋时期名将刘琦大败金兀术,在此划沟为界而得名界沟镇。元末红巾军领袖刘福通,在家乡界首举反元义旗,为建立明朝奠定了基础。明末因界沟为颍州边缘首集始名为界首集。清咸丰六年,当地绅商因惧捻军袭击,督民扩建城堡,一度更名界首堡。 

进入近代中国,抗战爆发,界首远离交通要道,未被日军侵占,上海、南京等城市商人纷纷迁往界首 ,一度人口剧增,商贾云集,贸易兴旺,故有“小上海”之美誉。那时,界首处于黄泛区中央,是国统区与沦陷区的唯一通道,商贸因此繁荣,成为走私运输的中转站。国民党政府因此高度重视界首,先后在此驻扎了六个军。抗战结束后,盘踞在界首的国民党政府要员匆忙前往大城市接收日伪财产,滞留在界首的各界人士、商人、难民也纷纷返回故里,界首逐渐走向式微。1947年,界首在豫皖苏边区率先解放,成立界首市,成为豫皖苏军政首脑机关的驻地。为重建界首,政府组建界首市贸易公司,打击不法商贩,平抑粮食市场,因此市场经营开始趋向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阜阳行政公署的建立,界首市完成了其光荣使命,于1953年9月撤市建县。

界首历史悠久,虽历经时代风雨,依旧散发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呈现在一代又一代界首人民眼前。在界首市博物馆的组织下,通过研学游的方式,我们对界首的历史文化有了一个更加系统的认识。

首先,我们走进了界首陶瓷厂,听到了陶瓷艺人曹振亚老师的讲解。界首工艺陶瓷厂,现称为界首陶艺公园。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界首彩陶被国家有关部门组织的民间艺术调查活动所发现,界首彩陶从此开始走进了艺术殿堂。中央美院、中央工艺美院曾一度派人来学习。界首彩陶的制作人卢山义还被派到中国美院进行培训(原中央美院华东分校)。50年代末期,界首彩陶走入亚非,被外国友人奉为珍贵的藏品,甚至还一度登上了前苏联国家博物馆杂志封面。界首工艺陶瓷厂逐渐从初具规模到全面发展。六七十年代,在我国经济困难时期,界首彩陶还被作为工艺美术品销往国外换取外汇。曾几何时,美术院校的老师和学生纷纷来到界首进行创作和调研。《红灯记》等一批反映文革题材的界首彩陶作品也在此期间制作问世。我国著名的工艺美术品大师韩美林先生也曾在这一时期来到界首陶瓷厂生活工作过一段时间,他在陶瓷厂的这段时间,积极探索创新工艺,相互交流艺术成果,界首陶瓷艺术的发展因此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微信图片_20190819155916.jpg



画中花瓶为界首彩陶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界首工艺陶瓷厂进行了企业改制,在改制过程中,由于没有从实际出发,一度辉煌的陶瓷厂开始走下坡路,失去了曾经的光鲜亮丽。转机出现在2005年,在有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界首彩陶又一度获得了社会的认可。2006年成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卢山义老先生获得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与曹振亚老师聊完天后,他带我参观了整个彩陶的制作过程。首先是拉坯,拉坯的材质必须是我们当地的黄胶泥,而且取泥要在地表三米以下,手工艺人在拉坯过程中将一团泥巴变成一件器皿。然后再通过修坯、挑画、刻印、素烧、釉烧等几道工序之后,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便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刀马人》,人物雕刻细腻、栩栩如生、精美绝伦,有巧夺天工之美。


image.png

   在颍河南岸的堤坝边,一排葱郁的杨树下,坐落着一座不起眼的建筑—— “玉皇庙”。可不要小看这座不起眼的建筑,它可是大有来头,追溯历史,这是一座清代建筑。在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豫皖苏建国学院”校址,这所成立于河南省鄢陵县的豫皖苏边区军政大学,吸收进步青年学生,进行集中培训教育,合格结业后输送到刚刚解放的城市投入建设和管理,为祖国的解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后来这所学校合并到了河南省开封大学。解放后,这里曾是界首二小的校址,界首二小搬迁后这里成为了二小家属院。只可惜在六十年代,大殿被拆,现在只剩下一座中殿。根据老一辈的人说,在七十年代为响应“深挖洞,广积粮”的号召,在玉皇庙地下修建了一处防空洞,现在也成为了那段历史的见证。现在的玉皇庙仍然傲立在沙河岸边,见证着世事沧桑巨变,却已没了往日的辉煌。



image.png


     在教门街东首的清真东寺,我有幸见到了清真寺的韩阿訇,听他向我讲述这座古寺的历史和伊斯兰的文化。清真寺,是伊斯兰教教徒活动的场所。


image.png


     这是一座清代建筑,也是现存界首城区年代最久远的建筑。进入寺中,映入眼帘的是三座殿堂,正对着的“明经堂”是教民向阿訇请教教义教规的场所。左侧是大殿,坐西朝东,是教徒用来祷告的。大殿房顶上的星月是象征黑暗中的光明,外墙上涂抹的绿色代表阿拉伯国家希望和平的祝愿。右侧的育英堂,是教徒用来学习的地方。

image.png


韩阿訇说:“伊斯兰教的教义是和平、顺从、平安、安宁。他们身穿白色的袍子,也是为了时刻提醒自己少做坏事和错事,因为白色一旦被弄脏就会很容易被发现。”我在寺中看到了竖着的一根旗杆,上面飘着一面五星红旗。据韩阿訇讲道:伊斯兰教现在也是在不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国家,友善待人。

远离城市喧嚣的新华街上,有一座大宅院,上面挂着三个木牌。“中共沙河城市工作委员会旧址”“中共界首市委员会旧址”“豫皖苏边区界首市人民民主政府旧址”。这就是城内的一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臧家公馆”。

image.png


公馆的主人名叫臧致平,他曾在吉林讲武堂学习,是一位北洋旧军阀,他属于皖系段祺瑞手下,曾任闽军2 师师长。1920年直皖战争皖系失败后,北京政府被直系控制,兵败之后,臧致平率部去了浙江。1924年发生了著名的江浙战争,浙江督军卢永祥在北伐战争失败下野,以袁世凯为代表的旧军阀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也让投靠卢永祥的臧致平基本结束了自己的军事生涯。这座宅院建于民国十三年,即1924年,具有皖北大宅院气派。大门与二道门错位偏东而建,这表示主人寓意着财气不外流,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愿景。整座宅子分为一道门二道门和后院东西厢房,是传统的二进院落基本结构,总面积919平米,共有33间房屋。历经百年,这里虽然没有了往日的气派,但仍旧在周围的建筑中散发自己高傲的气息。

在“七七抗战纪念碑”我们首先对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将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这是一座建于1944年的纪念碑,是用来纪念张大桥阻击战的。当时界首仅有一个连的兵力,2月6日上午,日军来到张大桥大堤,下午攻入城中,打死了信义街的铁匠于老二,国军被迫撤到了沙河南岸防御。2月7号,国民党骑二军的主力部队从涡阳包抄回来,日军急忙撤走。整场战役持续时间不长,这是一场小规模的阻击战,也是抗战期间,界首唯一一次受到日军骚扰的战斗,这是整个豫南会战中的一场遭遇战。原砖木结构的碑陵的老碑在1966年被拆除,而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七七纪念碑是1994年中共界首市委和界首市人民政府为缅怀先烈,纪念抗战,重新复建新的"七七抗战纪念碑“,原国防部部长张爱萍上将亲笔题写碑铭。这座碑碑座到碑尖估计有十米高,碑体基础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花岗岩大理石镶嵚,碑顶是两位士兵的的粗犷头像。纪念碑的北面,是张爱萍将军题写的“七七抗战纪念碑”七个刚劲有力的大字,而它的南面,黑色的大理石板记述了重新修建这座碑的简要过程。

image.png

    在历史长河的变迁中,唯有这些留存下来的古迹,才能使快节奏的城市生活有一股人间烟火的气息。时代在发展也在不断进步,归根结底文物古迹的保护也是至关重要。通过走访,我更加深深热爱上家乡这座小城。它虽然没有大城市的繁华,也没有那么多霓虹灯下的灯红酒绿和花花世界,但它却有其独特的韵味,吸引着一代又一代小城居民安居乐业。通过此次活动,我收获颇丰,也更加被小城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所吸引。


撰稿人:刘金杭

编   辑 :顾溪玉

审稿人:张青峰   赵   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