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教育>教育推广>界首史话 ||界首清真寺的变迁

界首史话 ||界首清真寺的变迁

发布时间:2022-07-22     浏览次数:2009次     文章来源:界首博物馆

界首清真寺的变迁

李慕唐 马慧杰

伊斯兰教又称回教、天方教。“伊斯兰”阿语意为顺从与和平,因重视清洁,讲卫生,故又名清真教。全体穆斯林宗教活动的中心是清真寺。清真寺意即叩拜真主处,它是伊斯兰教的核心,是穆民的意志,哪里有穆斯林,哪里就有清真寺。

远在一千多年前,本省寿县就已经兴建了规模宏大的清真寺。至于界首清真寺的兴建始于何时,尚无文献记载,此间仅存的碑记证物也毁于“文革”浩劫,据目睹碑文的回民长者回忆,界首老寺始建于明末清初,原系草房,有大殿三间,北屋三间,对屋三间,水房二间,地址在今教门街门牌4号,经建人姓名不详,距今有三百多年了。当时的土著回民很少,康熙年间(约1711年),从河南项城迁居界首少数马姓回民(据考证马氏墓地排列现有十三代),尔后又有几十户回民从光武、太和、旧县迁居界首谋生,加上当时张姓进教的共百余户,他们集资捐款,对原寺不断修葺,初步形成了界首土坯草房的简易寺院。又因回民大都围寺而居,这百余户回民便聚集在寺周围的一条街,当时人们习惯地把它称为教门街,年长日久,流传至今。

到了光绪十年(1884年),在界首拥有大量土地的太和县回民李和斋,因不满当时满清王朝的统治,便萌发了组织回民建寺的从善意念,于是他就以个人名义,利用原寺地址,置地重建了清真寺,新建的清真寺大殿系土木石砖结构,建筑风格独特,古雅别致,布局匀称。寺院大门有砖瓦结构的大门楼一间,门楼上刻着红底金字的“古清真寺”四个大字,进入大门有二门大殿三间,大殿正门前檐下皆装木质雕花门窗,东西两墙是用雕刻图案的青砖砌成。二门前有苍翠的古松一棵,高约三丈,四季常青,掩映在大殿之间。靠树有望月楼一间,盘旋楼梯全系木结构,回民每逢斋月便上楼观月,穿过望月楼,西侧有古代建筑形式的无像宝殿五间,宝殿屋脊中央建有绿色玻璃镇风瓶一个,两边翘脊扎兽,飞檐四出。宝殿前门正上方悬挂着“浩荡难名”四个金字大匾,下书“李和斋立”。进人宝殿迎面正梁上是一幅木匾横额,上书“认主独一”,下面的对联是“认真主无影形凭万物作证,参造化非高远唯一理在心”。宝殿对面有对殿五间,靠二殿南面有北讲堂五间,中间形成口字型宽敞庭院,院内有皂角树一棵,寺院后面有阿訇住房五间,沐浴水房六间,水房前有古井一眼。整个寺院占地面积6670平方米。

寺内设有阿訇、二阿訇等专职成员。阿訇除主持正常的宗教活动外、还要监督执行伊斯兰教教规,宣传伊斯兰教教义,传播知识,从事教育,以及处理回民婚丧等日常宗教事务。清真寺成了回民宗教文化的中心,评断曲直、排难解纷的“法庭”。穆民们爱护清真寺就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朝房内外,每日清扫,朝房内不能高谈阔论,大则国际风云,小则家庭琐事。清真寺作为历史的纽带,天长日久,礼拜不断。

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徐州、开封、蚌埠等城市相继沦陷,当时界首偏安一隅,沦陷区的一些富商大贾和从山东、山西等地做买卖的回民蜂涌而至,当时界首的回民人口达15000多人。由于界首人口剧增,寺内已不能容纳这么多的回民聚礼,加之回民内部教派分歧,便出现了分方。

一九三八年,由周口、驻马店、阜阳、毫县来界首做生意的回民群众集资建造了清真西寺(地址在今中州路门牌111号),寺院内建有草房大殿三间,水房三间,住房四间。

一九四一年,从周口、沈丘、毫县来界首的回民群众集资又建造了清真南寺(地址今在东光明路门牌37号),寺院建有瓦房大殿三间,水房三间,北屋住房四间。

当时还在东寺的东院建造了一座清真女寺。

一九五八年由于反宗教特权扩大化,取消了清真女寺,西寺、南寺先后合并到东寺。特别是十年动乱期间,清真寺遭到了空前的浩劫,阿訇李慕唐被打成“牛鬼蛇神”,家被抄,经书被焚,并勒令赶出清真寺。清真寺被占用,对殿被扒掉,殿内匾额被摧毁,北讲堂倒塌,昔日壮观的清真寺院,残垣破壁,目不忍睹。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落实了民族宗教政策,阿訇李慕唐平反后先后担任回民食品厂厂长、县政协副主席、县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省伊斯兰教协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员。界首县委统战部于一九八零年帮助回民重修了清真寺,大门楼上红底金字的“古清真寺”又重新放出了异彩,在重修大殿的同时又重建了五间推窗亮格、明三暗五的北讲堂,讲堂门前正上方镶着黑白相映的“明经堂”三个大字,后院又盖了八间阿訇住室。